津门美景

津门故事

玩转春节

提醒您

不合格烟花爆竹千万别买
春节放烟花远离燃气设施
春节放炮限时限地限品种
春节旅游守则
春节旅游新玩法须知
春节饮食怎安排
春节到酒楼点菜有招
春节期间家宴怎么吃
春节乘火车需防11件事
春节走这俩地儿绕行
春节做家务雇人早动手
春节长线游准备得全面

 

 

 

 


话说天津人的角色

  

  这两年,在相声、电视剧和戏剧小品里,说天津话的角色虽然不像东北人或陕西人那样走红。也够出风头的。人物一张嘴,包袱就来了。准是拦得又脆又响,引得哄堂大笑。您老能忘记相声《钩鱼》里,那位鱼没钩上来,因为这拔是咸带鱼的天津人吗?能忘记《四世同堂》里那位李科长吗?甚至香港电视连续剧《陈真》里那位警察厅长,配音也说一嘴天津话。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就会引起您生理上某种反映,觉得哏儿,有乐子,以至有点那个。

  如果您老跑到天津办事,以为和平路上或南市食品街里,两条腿走的都是言过其实,没真能耐而又护短的钩鱼人;或是奸懒馋滑坏的李科长、嘎杂子一样的警察厅长,那就是砸锅了,就嘛事也不敢办啦。天津人同贵宝地的人一样,有鼻子有眼儿会喘气,是人,而且是中国人。天津人的思维方式、感情表达、自我设计与价值取向,跟咱们黄皮肤、黑头发/矮鼻子的同胞相比,没嘛特别的、要说有,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方有一地方的风土、风水、风物、风光、风采、风尚、风格、风姿、雅化日风流,总名为风俗(FOLK)。天津的九百万人生活在近一万二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市区约占六十分之一)。海河是天津母亲河,都说它水不错,尽出些赵无任(《叫我如何不想她》谱曲、演唱者)、沈湘、蒋大为、李光羲、远征那样的歌唱家,以及冯巩、牛群那样也能喊几噪子的艺术家。

  天津是退海之地,从海面探出头来约有四千多年。宋代设过军事砦铺。金代名直沽寨。元代已是“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张翥诗),成了给大都运粮的繁忙中转站。明初设过”卫“,所以人称”天津卫“。创造出美猴王悟空的吴承恩到过这里,写下:“林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的诗句,说明孙悟空好酒贪杯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吴承恩过天津,就先盯上名酒“莲花白”。大科学家徐光启在天津试种过南方水稻,也第一个种过白薯。天津有过城,呈算盘形,人说主出商人,所以清代成了“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天津出现了英、法、俄、美、奥、比、意、日九国租界。这样一来,内陆运河城市又兼具外向海港城市的性质。

  如果说从前北京是“天下脚子”,封建、半封建气息浓厚;上海是“十里洋场”,殖民、半殖民地气息浓厚;天津华洋杂处,则半封建半殖民地混合型的气息浓厚。这只要看一看天津旧城场面里严整方正的四合院,与旧租界地争新斗奇的小洋楼并存,就可以大致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性格。

  有论者谓,天津并没有成熟的乡土文化。此论高深,且本人未受过成熟的乡土文化熏染,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娃娃”,未敢无知妄说或评论。我只知道南京离上海很近,有“海派”而无“宁派”;另有“川味”、“闽味”、“奥味"、"鲁味”等等之说,按城市再细分就不好办了。天津被北京的京都文化笼罩,“京味儿”之外却有个“津味儿”,且无论如何把津味儿也并入不了京味儿。多怪!

  

  天津之民风,自形成居民聚落点,经设卫筑城,开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成为中央直辖市在逐渐变化。初时,“民风相厚淳良”。明永乐初建城后,南方军士北迁,“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风俗不甚淳一”;但由天津是军卫之所,屯守的军士携家带口,只懂得玩刀玩枪、玩拳玩脚,所以民风“勇武好斗”。有清一代,天津成为北方商业重镇,因而“民多以贾趋利”,“俗尚奢华”;普通老百姓继承了明人勇武好斗的性格,变本加厉,遇事“勇而赴难而不屈”。这难系指国难也指私仇。天津便出现了火会、义民,也出现了混混儿,或叫混星子、杂霸地。

  清代乾喜时举人杨一昆(无怪),写过几篇白话诗,其《天津论》中给混混儿画像:

  小帽歪,衣襟敞,提眉横目,慌里慌张。这个说:“你这一回不够板,过节儿全不讲。”那个说;“甚么事?我全不听你过堂腔。”有人犯了他边界(按:混混儿各霸一方),聚伙成群来打仗:铁尺、斧把、竿子、鸟枪赶上房,开水砖头往下淌,哪顾生死存亡!

  即使送到天津县大衙,“打靴底,碍何妨,打板子,说不解痒,几百竹条打不出一声嚷,从此把名扬!”这才算光棍好汉。不然就叫:“栽(跟头)啦!”现在看起来,这种人如有狂疾,但当时同四川袍哥,上海清帮都是那种社会同根而生。如今社会基础没了,虽有流风遗韵,也不成其气侯了。——您老如果到天津,除了少贪街上摊贩的“便宜”以外,您千万放心!

  

  天津“俗尚奢华”,从前是不论贪富的:有一句俗语很有代表性:“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如今天津民风,可分三大块:城市风,又分商人风、文人风、游民风;滨海风,又分渔民风、盐民风;农村风,实则为山东、河北农民风尚的综合。您老常听说的混混儿之类不过只是其中的游民一种而已。人哪能都如此。

  作为大城市,天津人是讲究吃的,清末民初,有大饭庄70余家;到30年代,天津各娄饭庄,饭馆多达300余家。天津菜以河海两鲜为主,从前讲究“八大碗”,美食则为“鸭翅(鱼翅)席”、“燕(燕窝)翅席”。论烹调天津与山东、北京还是否近亲呢!天津历史悠久的大饭庄登瀛楼就是山东馆,其余从蓬莱春、川鲁等店名看,也不是外人。至今,大饭庄的一些老厨师还有不少黄县、蓬莱人呢!

  天津小吃“锅(音嘎)巴菜”、“煎饼果子”也原产于山东,又经天津人精工细做而成名成家的;登上“世界名人录”已指日可待。

  天津仅小吃花色就有500种,但知名度最高的,是狗不理包子。与十八街大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三绝。

  说到三绝,在民间工艺品中,有线板手绘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栩栩如生的彩塑人物,已由张明山传到第五代张乃英;“风筝魏”的风筝。时鲜中也有三绝:银鱼、紫蟹、铁雀。

  从衣食住行上,可看到天津传统文化的特色;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文化的化合。

  

  如果你问外地人,天津知名度最高的为谁何?不少老哥会不假思索地说:狗不理包子。――非也!

  你要挑大指,先得冲弘一法师――李叔同(1980-1942年)。他父亲李小楼,以办善举闻名。叔同生在天津河东地藏庵附近。19岁赴沪,25岁去日本,成为著名的“春柳社”组织者之一。他美术、音乐、话剧、诗、书、印无所不精,丰子恺就是他的学生。他38岁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是国际知名的“南山律宗大师”。天津印行了一本《天津近代人物录》,著录有影响的人物就有九百多人,挑出一个也都够你相半天面。

  天津这几年为世人知名的,是城市建设。引滦入津渴甜水,地震新建住宅2000万平米,中环线、外环线、十座立交桥迅速完工,食品街、旅馆街、服装街分别用100天建成,这都是说着容易干着难的,如果没有天津人实干若干甚至咬牙,能干成吗?这叫“讲板讲眼”!

  天津人好脸(同时也爱护短),好打哈哈取乐。但也有不乐的。这就不说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嘛!

  不过,撸胳臂卷袖子,天津人还是能干的。

专题编辑:刘 辉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