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变迁  画说天津  友城三十年  津门百桥  庆典报道  论坛  
 

箫鼓喧阗车马盛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4-05 09:17
【专题】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

  

  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富有人家出大殡的场面

  旧时天津大户人家出殡时扎的巨型彩棚和“开路将军”。

  津门杂记》载:“津郡每遇丧事,辄高搭卷棚,门竖牌楼,开丧受吊。虽在平民,其气象居然大家。每七,延请僧道礼忏诵经。尤重出殡之举,穷奢极侈,过分越礼,且隆而重之曰大殡……一切费用,恒有靡千金者。殷富之户尚不足深惜,其左支右绌、东挪西移者,亦难以屈指计,谓不如是不足为宗族交游光宠……”

  箫鼓喧阗车马 盛大殡飞扬十万银

  清明又至,又是祭奠亡者的日子。如今的祭奠,已经大不同以往,一束鲜花、一棵绿树,简简单单却寄托哀思无限。人们也不再沿袭陈旧的丧葬习俗,棺椁必重、重殓厚葬、衣襟必多,搭灵棚、行大祭,烧香摆供,披麻戴孝,摔盆抱罐已经随时代远去;互相攀比,大操大办,久停灵,出大殡,收钱受礼,大摆宴席,吹吹打打,陪葬贵重金银等物品的模式也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

  旧时的天津办丧事,向来以一掷千金为最终目标,办大丧、出大殡的习气像瘟疫一样蔓延整个津城,“不论商贾与平民,每遇婚丧百事陈。箫鼓喧阗车马盛,衣冠执事一时新。”《津门杂记》中收录的王韫徽的这首描写出大殡的诗,道出了旧时天津极尽奢侈出大殡的风气。

  1927年,“八大家”之一“天成号”韩家大肆操办了一场耗资十余万两白银的丧事。“那一年,是我祖父去世,我才14岁。”韩家后人、韩扶生老先生向记者讲述起那次隆重繁琐、花钱如流水的丧事。

  一场大殡五十天 茶房精心摆道场

  在韩扶生童年的记忆里,瓮声瓮气的诵经声始终贯穿着那场丧事。从棺材停在家中正堂的第一天直到49天后的出大殡结束,念经声就没有停止过。“守灵的时候,念经要有很多次,从晚饭后一直念到深夜,当时我们年纪小,对此十分感兴趣,犹如看戏。”

  念经分4种,和尚经、道士经、尼姑经、喇嘛经。“和尚和道士是请来的。”其中,和尚念经的次数最多,具体多少次,韩扶生也记不清了,只知道每期都有,还有亲友额外送的经。念经的灵棚内,事先由茶房布置好十余面八仙桌、凳子、椅子等摆好道场。

  方丈身穿黄色僧衣外披砖墙形纹路的红袈裟,头戴五佛冠,其余20多位僧人分坐两旁,身穿红色僧衣外披红袈裟。“方丈的桌前摆放着招魂铃,其余众僧手持多种乐器:云锣、镲、笙、短管、手鼓等。一边念经,一边奏乐。还时而起身列队环绕,每念到一个阶段时,主僧便站起来摇招魂铃,孝子磕头。”

  韩扶生告诉记者:“和尚念的经每次都不同,无论哪种经念到一节,主僧都往空中抛掷铜钱和小馒头,小馒头像小枣一样大小,意思是向贫鬼施舍钱财和食品。传说小馒头能治牙疼,我们这些孩子就扑过去乱抢一通。”

  “道士经在家中也念过一次,老道长留长发结,身穿绣花道服,念经不多,以奏乐为主。乐器有短管、笙、笛、手鼓、云锣、钹、镲。”韩扶生至今仍清楚记得,祖父出大殡时专门从北京请来喇嘛念经,喇嘛们光头穿着黄色袈裟,念的是藏经文,谁也不懂。他们的乐器也特殊,大铜喇叭很长,前面由小喇嘛提着,接近地面,后面吹,声音低沉,犹如西乐中的大管。至于送殡时的尼姑经,未听到念经,她们只是双手合十,目不斜视,态度庄重地走在队伍中央。

  院内天棚搭两座 一为灵堂一待客

  韩扶生祖父的灵堂布置在院子里的天棚内,宴客则在客厅的天棚内,两座天棚都挂满了蓝色的奠幛和白色挽联。这些奠幛和挽联不少是知名书法家所写,一条条挂起来好像开书法展。“最醒目的一副挽联是祖父的外甥华世奎亲笔所书。”韩扶生70多年来都不曾忘记,是因为极为喜欢华世奎的字。上联是“大富非富大贫非贫撒手成空何物带将身后去”,下联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回头一笑凡人都在梦中忙”。

  下午的时候,祭客前来吊祭,一跨入大门就有童子“呜伊呀喔……呀喔伊喔”地唱,一路都是童声高亢,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形成一种无序的大合唱。来到二门,敲钟一响,二门大开,乐声奏起,祭客进门先看到的就是灵台。“灵台搭在祭案之前,是一个很低的小平台,用雕花木栏杆围起,上面铺着地毯,中间放一蓝色方垫,再盖上一面红毯,恐怕祭客忌讳素色。但大多数祭客为了表示亲近,都揭去红毯跪拜。”韩扶生说,此时孝子们就在幛幕内叩首致谢,祭客上百人,叩首近千,真累坏了跪在白色蒲团上的男女孝子们,成了“磕头虫”!

  前院客厅的天棚内很早就摆下20多张大圆桌,每桌的菜品都是天津菜四盘八大碗,饮酒随意。吃完一批,撤去残席再摆上另一批,成了“流水席”。

  开路小鬼彩纸 扎出殡队伍二里长

  天成号韩家出殡最为讲究,仪仗队伍长达2里多地,棺罩停在海河西岸家门口的马路上,最前队已排到了官银号(东北城角)。

  韩扶生清楚地记得,殡仪开头是纸扎彩面目狰狞的开路小鬼,还有“方弼”“方相”两个纸扎的巨大纸人将军,持幡谱的执事列在两旁,红绸铭旌(红绸布扎彩“大座”)上面有扁形字曰“请封朝议大夫韩十三公讳荫桓字义舟之铭旌”。

  “这只是大座中的一个,另外还有5个大座,是花亭、炉亭、香亭、影亭和家庙。前五座都是花彩装饰而成,四人抬高亭大座,影亭悬挂着我祖父的画像,家庙是一座木制小房涂深色油漆,原来放在祖先堂中,出殡时将已‘点主’的神位请入家庙中加入殡队。”

  据韩扶生回忆,每个大座之间分列两行16人的持幡谱执事,而且幡谱颜色不同,各大座之间分别有和尚、老道、尼姑和喇嘛念经奏乐,步行送殡。音乐队有大吹、小吹、铜乐队分别奏乐。

  孝男孝女排长队 穿街而行撒铜钱

  从正堂移动棺木开始,由长子摔瓦盆,这时哭声大作,长子肩负着魂幡左手持哭丧棒跪拜后,引路将棺木抬入棺罩,顿时哭声震天。

  “殡仪中最主要的是棺罩,两大红色横杠上架放着盖有红锦缎的棺木,外罩豪华绣大龙棺罩。”韩扶生说,抬棺罩者两队各64人,他们身穿蓝色白点服装,头戴独羚帽,由领班人指挥,手握响木发信号换肩,另外还有64人分别在棺罩两旁随行,身穿黑色白点服装。棺罩之前由长子带领两弟在棺罩前大哭引路,孝子们全由两名茶房架肩缓行,哭声泪水鼻涕齐流,以表其孝。

  送殡行列中,身穿孝服的韩家男人以亲疏远近排队,轻孝者在前,重孝者在后,(服孝越重,越接近棺罩)。外姓亲戚如姑爷穿漂白布大褂排列在前,其他不穿孝服的亲朋走在穿孝服之前,这一方阵排列在棺罩前面,全是步行男性。方阵两旁有每行32人的素衣童子手举雪柳(白色树形)“护卫”方阵中人,形成一片雪白。另外又有两名茶房手举长铁扦穿着的大量白色纸钱向空中抛撒。迷信说法是向穷鬼们舍钱。

  女性送殡人全在棺罩之后,最接近棺罩的是韩扶生的祖母,重孝独坐在二人抬小轿内,其次是长媳、二媳、三媳、长女、次女,每人一顶小白轿。随后是其他轻孝韩姓妇孺坐五人马车。马车是四轮双马玻璃门窗西式马车。

  韩家在东北角早已预先搭起一座祭棚,棺罩行至此停下来接受棚内人的祭奠,随后继续前进。出殡列队一路由海河西岸大口韩家宅门外,行经狮子林桥口,大胡同南口,官银号,北马路北门,直到北大关为止。这支队伍浩浩荡荡穿街而行,韩家人还向围观的人们撒铜钱,一时争抢者甚多,导致交通堵塞。

  这种丧礼太奢靡

  “这样的丧礼实在是奢靡之至,我的父亲痛恨这种依仗财势的生活,他常教育我们要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废除腐旧习俗,尤其反对出大殡,连送花圈他都觉得是‘劳民伤财,贻害社会’。”韩扶生的父亲曾戏言:“我死后谁若是给我出殡或送花圈,我就回来找他算账!”

  1977年,韩扶生的父亲91岁高龄故去后,儿女遵遗嘱不出殡、不接受祭吊的花圈等物,只是将遗体送往火葬场火葬。“我这次说出韩家出大殡的形式,并不是鼓吹陋俗,只是想为《城市快报》珍贵的天津600年专版、为天津的历史留下一些资料。在我百年之后,也绝不接受任何祭奠物和仪式,我只希望将遗体火化。”韩扶生老先生向本报表明了他遵家严遗训、彻底改变殡葬陋习的决定。

  送殡百余人 排场比显贵 乞丐也要出大殡

  1884年到1898年间,上海出了一本8页的薄画册———《点石斋画报》,描绘天津出殡的图画很多,从中不难见当时天津丧葬的习俗。

  《丐头出殡》一图描写:天津有一个乞丐头,平时游手好闲,但能雄霸一方。他病死后,群丐为他大办丧事,聚资请来僧道仪仗,后面丐子丐孙麻衣如雪,执绋步行,多达百余人。沿街还设有路祭,其排场比得上达官贵人。只是这些乞丐的衣服还是那么褴褛龌龊,脸色还是那么黝黑。观看出殡的人很多,无不嗤之以鼻。

  丐头出殡如此排场,大户人家的更是气派。《草偶显灵》一图描写天津梁氏营造墓田,极其奢侈,旁边还建有房舍,也很宏伟。

  讣告登报纸葬礼不诵经 革陋俗势必然

  大出殡的社会现象,引起当时天津有识之士的关注,很多人受西方殡葬文化影响,提出了丧葬改革措施,并积极倡导,身体力行。

  这场丧葬改革的先导,就是在报纸上登载现代讣告。古代报丧多用书面形式,称“讣告”或“讣闻”,由专人送达。1905年天津《大公报》首先登载一则《讣闻登报》的消息,这是一种介绍性的宣传文字。文中说:“讣闻登报,外国习以为常,近日华报亦屡屡见之,可谓输入文明之现象也。”作为一种“输入文明”的举措,1906年4月7日,《大公报》登出天津金融家严信厚的讣闻,这也是天津的第一份现代讣告的实例。可以看出,当时的天津在接受新事物改变社会风俗方面的行动是非常快的。

  天津甲辰科最末一位状元叫刘春霖,受的虽然是传统的科举教育,但在1907年也同样采用文明办法,为其妻举办了简单丧礼。葬礼不请僧道诵经,不用纸糊楼库,原定于初六发引,因当日大雨,于是改为初七。对于这样的举措,尤其是下葬日子改期,引起社会议论,乡党毁誉参半。《大公报》以《丧仪文明》为题报道:“中国婚丧礼仪,每掺杂以种种迷信之陋习,故有志之士多有倡议改良者,然锢蔽已深,骤难更变。今刘殿撰(刘春霖)能毅然行之,殊堪佩服,特志之以为世俗劝。”

  这种丧葬改良之风,为天津繁杂的丧葬活动带来一丝革新的气象,尤其在一些有知识的开明阶层很快地推广。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辉
[发表评论] [进入天津600年论坛]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新疆UFO可能是俄罗斯火箭 杭州UFO或为球状闪电
裸女现西安闹市街头 横躺路边让路人错愕不已
青海生产“三聚氰胺奶粉”厂家3名责任人被刑拘
济南女主播订婚富二代 礼金就收了8000多万(图)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院内起火 火苗三层楼高(组图)
耶稣抱裸女照捱轰 葡萄牙《花花公子》停刊(图)
姐怎么上去的呢?大学女生爬树拍毕业照爆红网络
天气信息:津城10日迎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天津大运会场馆明年底试运行 征集会徽吉祥物
名模曝众模特都曾被骗拍艳照 吁勿轻易裸露身体
魅力天津——海河日升月起
魅力天津——雄奇秀古的山
魅力天津——基础雄厚的工业
魅力天津——文藏典雅的城
魅力天津——枕海造势物流天下
魅力天津——绿意盎然的城
魅力天津——银河落定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魅力天津——滨海腾飞
魅力天津——泰达神话
关键词:
Can not find mark:ali_2
分类广告>餐饮、娱乐
·华富宫洗浴城
·超越者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东平办公设备耗材中心
·佳鑫办公设备租赁复印机
·天大赛奇广告
·辉岳都锦家政
·达盛搬家
·凯捷保洁公司
·英洁清洁
·老北宁公园宠物医院
·150元/市话长途无限打
·优质煤炭销售
·免费安装固定电话
·数码美甲机成就老板梦
·新型双锅玉米爆花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