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天津 > 北方首页 正文
 

巴金春秋情牵挂 南开深处有个家


http://www.enorth.com.cn 2004-11-03 10:06

【专题】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逝世

  “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太多了!给武士们当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很够了!我们的血管里还流着人的血,我们的胸膛里还跳着人的心:我们要站起来,像一个人。我们要坚决表示:不是任人宰杀的羊群,我们要靠自己来决定我们的命运。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1931年,9月29日深夜,一位名叫巴金的年轻人写了这样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这一夜,距离“九一八”突起的枪声仅仅10天之远。很难想象,看似文弱的巴金的胸膛里跳动着如此激越的火苗,从此,巴金这个名字,就像是正义、责任、理智、自省的化身,在中国大地上闪耀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一个世纪中,巴金和天津有着一段扯不开的情缘。

  天津

  有他的一线牵挂

  据巴金年谱记载,巴金一生中来到天津的次数极少,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是1932年9月上旬;第二次是1933年9月中旬,仅仅呆了一个上午,当晚便去了北京。可就是这短短的一个上午,他还写了一篇散文《三等车中》,后来,又有一篇名为《平津道上》的散文大略记载了此次天津之行,并且收进了《旅途随笔》文集。从这些美丽的文字中,可以读出巴金情感的细腻和观察的深刻,透过车窗扑面而来的北方平原让他这样感慨:“沉着、朴实,没有一点夸张,没有一点掩饰,北方的景物就像北方的人,他们沉默地挑起生活的担子,坚忍地跟困难斗争,一直到死不发出一声叫唤”,文章透露出的信息是“下午五点多钟火车到了天津东站”。

  第三次是1935年11月下旬(约30日),他在津大概逗留了两天,而在他到津20多天前,即1935年11月3日,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恰好发表了一篇《〈雾与电〉———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的评论文章,署名刘西渭(作家李健吾的笔名),那是目前可查的第一篇刊于天津的巴金作品评价文章。

  巴金来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探望他的三哥(实际上是亲二哥)。据南开中学校友会秘书长李溥介绍,巴金的三哥李尧林曾经在该校任教,教授英语,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而李尧林在20世纪30年代末即已南迁,学校里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资料。

  但是,据南开中学1937届毕业生、原天津第一市政工程公司总工程师、今年已经86岁的张雅亭介绍,他读初中的时候,在4班,而李尧林一直教1班的英文,虽然没有直接听过李老师的课,但是对其有些微了解,李老师毕业于燕京大学,读书十分刻苦,曾因劳累过度感染过肺结核。

  李老师英语课上得好,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他教的学生英文最高分只有69分,所以在南开很闻名。张雅亭记得很清楚,李尧林中等身材,喜欢穿西装,戴一副眼镜,是比较典型的书生模样。让张雅亭难忘的是,他还在南开校园里见过巴金一面,“大概是1935年吧,已是冬天了,有些冷,一天下午,巴金出现在校园里,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我的不少同学得知消息,赶紧到学校周围的小书店抢购巴金的著作然后围着他索要签名。巴金很和善,一一满足了大家。”

  也许是由于巴金的魅力,张雅亭对70年前的一幕印象尤深。至于巴金在津居住何处,张雅亭表示不得而知。据他分析,巴金很有可能就住在李尧林的宿舍,那时,南开中学的许多教师都住在女中部后面的西楼里,也就是现在南开中学体育场所在的位置,只是该建筑早已拆除。

  巴金之侄李致曾经披露过这样一个细节,巴金一直希望自己最爱的两个哥哥不被人遗忘。因为大哥李尧枚和三哥李尧林对巴金帮助最大。1923年4月初,不到20岁的巴金第一次离开故乡,与他同行的就是三哥李尧林。只是终生未娶的三哥离开天津南下后,不幸于1945年在上海病逝。为纪念三哥李尧林,巴金给女儿取名小林。3年之中,三访天津,充分体现了巴金对三哥的牵挂之情。

  “巴金其实是活在一种境界里”

  昨晚,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金研究学者刘慧贞。她说,作为巴金的研究者,她只有幸见过巴金一面。那是1989年,在上海参加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她和几十名与会者到家中探望巴金,那时,巴金刚刚腿伤不久,行动迟缓,只能依靠拐杖勉强走路。几十位来访者坐满了客厅,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和巴老见下面,照个相,道声问候,没有逗留多久就告辞出来,但是,“即使走路那么不方便,巴老还是坚持走到门口送别我们,这就是巴老的为人。”虽然事隔多年,刘慧贞仍然对那一幕记忆犹新。

  巴金的平民情结注定了他观察世界的角度。刘慧贞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这是一位轿夫当年送给年青巴金的一句话,那时巴金还是四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少爷。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巴金走上革命道路和文学道路。已拥有1000多万字的26卷创作作品和10卷本译文作品的巴金始终认为,他的作品不如家仆说过的这8个字。

  曾有学者称巴金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刘慧贞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她认为巴金的痛苦是对生命、对时代的全新审视造成的,也是他对人生信仰不衰退、心里总在燃烧的真实写照,这一点,也正是巴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他才敢毫不遮拦地把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这种自省的勇气是一个民族保持理智和进步的最好保鲜膜。

  刘慧贞说,作为文学大师,巴金生存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学本身。他既是出版家、翻译家,又是名副其实的思想家,他的为人,他的世界眼光,他的现代观念,他的人类意识,在现当代作家里都是出类拔萃的,因此,他才能成为中国作家中获得国际荣誉最多也最高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巴金又是独立思考、敢讲真话、具有超强道德人格的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他晚年创作的《随想录》,其间折射出的历史反思和对人性的考问,都体现了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我的一生都受巴金的影响”

  巴金伴随中国走了100年。仔细回视,就会发现他跟几代人的少年、青年时代联系得如此紧密。

  著名作家李健吾先生说过这样的话:那时候为什么许多青年男女抱着巴金的作品,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因为他倾诉的苦闷正是年轻人的苦闷,他真诚而急于倾诉的风格正符合年轻人的态度。他们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宣泄和鼓舞,他们在巴老的作品中最早懂得了爱人和自由,从此走上了与旧社会决裂的反抗道路。可以说,巴金是中国青年的启蒙老师。

  昨晚,记者辗转联系上20世纪80年代曾任南京文联委员与常务理事、江苏作协顾问的杨静如(笔名杨苡)女士。她早年就读于天津,因为和巴金半个多世纪的信缘,成为无数受巴金影响至深的青年代表。

  已经85岁高龄的杨静如老人在电话里告诉记者,1919年生于天津的她1927年至1937年间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附小及中学部。她说,中西女校虽然是教会学校,但是思想进步,向往自由,鲁迅逝世时全校师生还臂戴黑纱予以悼念。那时,巴金的作品《家》等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她与巴金经历相仿,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其父时任天津中国银行行长,“九一八”及抗战期间,全家先后居住在天津的日、法、英租界。由于家庭的桎梏,她不可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办墙报、搞营火晚会、唱着救亡歌曲在游行行列中前进,于是,“一二九”学生运动后,给热情找不到出口、一直处于彷徨状态的她悄悄地给中学生最敬爱的巴金先生写信,她按照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巴金曾任该社总编辑)的地址给巴金寄出了第一封信,向他倾吐所有的苦闷,描述她的每一个梦。没想到,很快她就收到了巴金的回信,在信中,巴金称她为“静如”,落款是“芾甘”,而且每封信都是一次鼓励,叫她相信未来,说未来总是美丽的。

  杨静如说,1938年7月,她离开天津去昆明读书,8年抗战期间,她的生活很不安定,迁移过十几个住处,造成了大量珍贵信件和书籍的遗失,其中,也包括了巴金先生的几封信。但是,好在大部分书信保留下来了,印证了一代文学大师和一个热血青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1987年,杨静如将写于1939年1月12日至1985年9月28日间的60封信收进《雪泥集·巴金书简》一书中。

  杨静如说,巴金的劝慰是娓娓道来的,巴金的鼓励是春风化雨的,没有空洞的说教和苍白的敷衍。“比如他在一封1942年6月寄自成都的信中这样开导我”,尽管时隔60多年,但是杨静如对其中的一些词句仍然记忆犹新,巴老教导我,“人不该单靠情感生活,女人自然是也不例外。把精神一半寄托在工作上,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面,也是美丽的……我赞成人制造梦,可以用梦来安慰自己,却不要用梦来欺骗自己。有梦的人是幸福的。”

  尽管时间久得恍如隔世,但是天津留给杨静如的记忆历久弥新,她对记者说,虽然离开天津已有60多年,但是人生之路的起点,可以说是从天津开始的,而且,这种影响,伴随了她的一生,是巴金的启发,让她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我为巴金编过书”

  “我为巴金编过书”

  在巴金的作品年表里,天津出版的有两部散文集,均出自百花文艺出版社,一部是1963年的《倾吐不尽的感情》,一部是1984年的《愿化泥土》。

  记者拜访了百花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董延梅,是她,41年前,和同事一起,促成了巴金在津第一部散文集的诞生。已经76岁的董延梅,对当年约稿编书的经过如数家珍,每一个细节都刻在她的记忆里,她说,是巴老的人格力量定格了那段珍贵的往事。

  1960年4月,巴金任团长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日本访问了一段时间,回国后,他陆续在《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怀念日本友人的抒情散文,内容大都围绕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表达了维护世界永久和平的意愿。当时,百花出版社正着手编辑出版国际题材的小开本散文(960×690mm),看到巴金的文章后,董延梅和同事一起去北京找巴金约稿,她约略记得是在北京的前门饭店,见到了巴金。巴金得知来意后,十分谦和,说:“我现在写的篇目还不够,等我出国回来再联系。”就这样,董延梅带着企盼回到天津,其间,和巴金通过几次信。1962年底,巴金自己编成的10篇稿子寄来了。

  谈及编书经历,董延梅清晰记得几个难忘的细节。因为当时打印设备有限,巴金的书稿都是用钢笔手写的,他的钢笔字写得很大也很整齐,书稿大约五六万字,可是,通读一遍后,问题出来了,文中多次出现的“熟悉”一词,巴金都写为“熟习”,另外还有一些有关日本的提法与当时的政府口径有出入。可是巴金是大作家,责任编辑不敢随便改动,当时身为散文诗歌编辑组组长的董延梅也不知如何处置,后来经请示领导,决定还是设法指出来以免出版后书中留憾。给巴金的信写得很艰难,可谓字斟句酌,而且经过编辑部主任和社长两道把关,最后才寄出去。但是,“没想到的是,巴老竟是那样的谦虚,不但表示感谢,而且还表扬了我们的认真作风。巴老在信里诚恳地说,他写的稿子编辑要是不看他就不放心,编辑是他的手足。”董延梅说,这最后一句话,几乎成了出版社的座右铭,激励了几代编辑人。

  让董延梅遗憾的是,虽然和巴金有过两面之缘,但是,那时不时兴合影,所以,她没有一张与巴老合照的相片,更痛心的是,她和巴老的通信,“文革”期间全部散失,至今手中已无一纸。

  

  稿源: 北方网—城市快报   编辑: 刘辉
[发表评论] [进入天津600年论坛]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天津师大八里台校区搬迁 校区外图书馆一并迁出
杭州导致大批航班延误的UFO视频照片曝光(组图)
姐姐偷情找孪生妹妹顶包瞒丈夫 买彩中奖引血案
我军公布海上演练场景 美媒称黄海军演是在玩火
任志强北京西单驾奔驰车撞翻三轮车 负全责(图)
南京破获一特大淫秽网站 “人性联盟”扭曲人性
英媒晒首脑“账本” 中印领导人拿纳税人钱最少
天津9日起3天将频繁遭受雷雨侵袭 防汛面临大考
儿子给文强“功过”打分 称“很崇拜父亲”(图)
昆明突查6家娱乐场所 抓获52名卖淫嫖娼者(图)
魅力天津——海河日升月起
魅力天津——雄奇秀古的山
魅力天津——基础雄厚的工业
魅力天津——文藏典雅的城
魅力天津——枕海造势物流天下
魅力天津——绿意盎然的城
魅力天津——银河落定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魅力天津——滨海腾飞
魅力天津——泰达神话
关键词:
Can not find mark:ali_2
分类广告>餐饮、娱乐
·华富宫洗浴城
·超越者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东平办公设备耗材中心
·佳鑫办公设备租赁复印机
·天大赛奇广告
·辉岳都锦家政
·达盛搬家
·凯捷保洁公司
·英洁清洁
·老北宁公园宠物医院
·150元/市话长途无限打
·优质煤炭销售
·免费安装固定电话
·数码美甲机成就老板梦
·新型双锅玉米爆花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